川味有章,節氣有序!關於「時間」的故事,川雅秋冬這一章譜出完美故事。它不刻意顛覆經典,也非為創新而創新,而是透過主廚對「時間」的感知與掌握,在分寸之間重構節氣與味型的表達。

主廚王國政從川菜二十四味型中提煉節奏感,讓酸、麻、鮮、香、醇、甘依序展開,如同章回小說般層層遞進,有轉場、有留白,也有餘韻。而這些風味並非倉促堆疊而成,而是經年累積的體悟與等待所醞釀的成果:酸,往往來自發酵時光的沉澱;香,則需靠香料在低溫中的細火慢熬;火候的拿捏,更仰賴多年經驗的積累;一道料理自鍋中起鍋至上桌,則更需靠前後場無聲卻精準的節奏配合——每一秒,皆是與「時間」的交手。

川雅所詮釋的現代官府川菜,其精彩之處不止於技法精巧、形式多變,更在於對「時間」的深刻回應,理解食材生長的節奏、體察味型醞釀的時間軸、拿捏上桌時機的精準節拍,並以當代語彙回應古訓「不時不食」,於傳統中找尋新的節奏感。這場關於「時間」的餐桌敘事,成就了川雅獨特的現代官府川菜風貌

朝擺_時令生果・琥珀核桃・脆皮花生
入席之初,筷未動、味先啟,三味並列的《朝擺》,甜的清醒、香的溫潤、麻的辛辣,靜靜現身於桌前,雖不張揚,卻難以忽視。

小菜_手藏泡菜
在川菜中,泡菜不僅是家常滋味,更是川人餐桌上一道「未食先動心」的風味序章。主廚王國政以短時醃製的「跳水泡菜」為靈感,轉化為一道自製「手藏泡菜」,開席未啟,味已入心。

冷盤_涼菜九宮格
在川雅,經典的「涼菜九宮格」如同川味敘事的前言,以九種涼菜鋪展出麻與辣、酸與鮮、濃與淡的節奏變化,層層遞進、起伏有致,也為王師傅詮釋「二十四味型」的川味前奏。

頭湯_清湯蟹肉獅子頭
一碗好湯,是澄澈見底、味足氣練。此道獅子頭取法揚州經典「葵花斬肉」與川菜傳統「苕菜獅子頭」,主廚揉合豬五花、雞腿肉、蝦仁、香菇與鮮筍細工搗泥,反覆摔打至具彈性與黏性,再拌入藍花蟹肉蒸熟定型,入口柔韌、鬆而不散。

柱菜_舞鶴紅茶乳鴿
在傳統川菜筵席的「四柱」架構中,主廚王國政承襲傳統卻不受其限,以乳鴿入菜,為柱菜添上一筆意想不到的精彩。

柱菜_魚香網油龍蝦海鮮卷
魚香,來自四川民間的烹魚手法,也是川味 24 味型中的要角。川雅的魚香,是王師傅將自選大紅椒醃漬兩月成泡椒,再與鯽魚、薑蒜、米漿一同炒香,讓香氣、辣、酸、甜、鹹逐層綻放。

一口湯_當季清口湯
味道層層進,席間須有節奏調和、讓味蕾稍作歇息的角色。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順應時令,川雅這一季選用蘿蔔、老菜脯與香菇,細火慢熬,湯色清亮、味道淡雅,不靠濃重調味,只留下蔬菜的清甜與菜脯的回香。

柱菜_藿香黃花魚
川菜講究香氣鋪陳與味型堆疊,無論麻辣或清香,各有其獨特風味。而藿香風味的運用是一道獨特支線,不靠厚重辛香,有著草本清香,在大火熱油之間仍能留住鮮明香氣。川人習慣在料理魚菜餚時加入藿香,既能增添獨特香氣,也有助去除腥味;而傳統的藿香黃花魚,以草魚、黃花、豆瓣、藿香組合,既是家常,也是代表作之一。

中點_手工葉兒粑
川菜講究節奏拿捏,「中點」正是串聯筵席中的留白設計。葉兒粑是四川常見的傳統點心,外皮以糯米粉製成,柔韌滑糯,內餡有甜有鹹,筵席與日常皆宜。

柱菜_豆酥神仙鴨
靈感來自粵菜「江南百花雞」,並融合川菜「神仙鴨」與「豆渣鴨脯」的風味元素,王師傅將三種概念融合在一道菜中,轉化為屬於川雅的豆酥神仙鴨。

藝承_酸湯蟹肉泡脆米
為了重現正統川味的精神脈絡,王國政主廚親赴四川,向松雲派張元富師傅學習經典菜式「元富魚翅羹」。從挑選食材到火候掌握,每一步皆親身實作、逐一拆解;而更珍貴的,是一道菜背後的歷程、心法與記憶,被細細傳授、毫無保留地交付。

甜品_麻婆豆腐冰淇淋
尾聲以豆香收尾最是合宜,自製豆腐冰淇淋細緻綿密,質地清爽卻不單薄,豆香濃郁,灑上快炒辣椒製成的脆椒、花生碎,佐一點藤椒油,麻香滋味反倒帶出宴席的尾韻起伏,簡單卻記憶深刻,這一口,不為濃烈,而是讓味蕾知曉:宴已至末,但香氣猶存。

─【川雅_新菜上市】─
1. 供應日期:即日起正式販售。
2.套餐價格:
‧川雅匠心精選:NT$3,680 /人,僅於午間提供
‧川雅官府盛宴:NT$4,380 /人,僅於晚間提供
‧週間商務午餐:NT$2,080 /人,於週一至週五午間提供,如遇國定假日不供應,專為商務接待需求設計
3.販售內容:詳細內容請洽門店。
4.營業時間
‧午餐:12:00 – 14:30 (最後入場時間:13:00)
‧晚餐:18:00 – 21:30 (最後入場時間: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