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有著獨到的魅力,更是種會凋謝的藝術。在眾多花道流派中,尤以日本花道,展現出更繁複的技巧、精緻的細節和打動人心的內涵。此次,我們將藉著花道家陳曦的分享,進入到草月流的異想世界。
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現這個文化
時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草月流」花道創作的花道家陳曦,談起開始的契機,便要追溯到曾去日本旅遊時,開始對日本美學與文化產生憧憬,「我開始去思考該如何去了解,並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現這個文化。」然而了解文化的方式很多種,陳曦在嘗試過不同的形式後,最後決定以插花的方式,開啟了這場追逐日本文化的學藝之旅。她從接觸花道,到找老師學習,如今也快要三年的時間,透過老師的教導,讓她更加明白,自己不同於一般人開始學習花道是因為喜歡花,對她來說更多的是喜歡其中的文化與底蘊。「草月流的文化底蘊,讓我更想要去探索。」
隨著時間推移,累積更多技藝、眼界越發開闊的陳曦,總認為最初的自己,就好比一張白紙,當時所創作出來的花道作品,也是最能代表她的創作。她也在IG上分享了感觸,「第一次插花是三年前的4/20,也不過三年而已啊!翻回照片,當時手裡握著的是小手球、黃色姬百合、白色海芋、粉色太陽花,當時對於這些素材沒有什麼概念,也不覺得特別漂亮或是喜歡,但是現在回過頭看,選擇了這些花材帶到作品中使用,與現在的擇花喜好不謀而合,那是京都的一堂體驗課程,說真的在那之前,我沒有別看過什麼花道作品,也不知道什麼流派,就是一張白紙。」
每一次創作就像是會枯萎的雕塑
談及學習的過程,東京作為草月流的發源地,除了有學院外,在教導上也設立了不同階段,學員在學習的過程裡,從最初的技術,到發展個人的風格,草月流那推崇依照個人的心情,不受形式拘束地自由使用各式花材,在各地皆受到認可與喜愛。
然而在日本系統的流派中,比較大的流派分別是池坊、小原流、草月流等,陳曦則以自己的經驗,分享道:「草月流在呈現上,有點中西合併的感覺,會有古典的樣式,但卻又更主張插花的人的個性。可以用各種方式、角度去呈現個人風格,比較不會有制式化的花形,藝術性比較高。」因此,在花材與器皿的選擇上,其實沒有太多規範,只是在創作上,難免會需要考慮到平衡,以及想要呈現的重點是什麼,因此花種的選擇,考量到器皿的容量,如何呈現出很安靜、獨立的氛圍等等,就變得非常重要,像是要如何順著手感去延伸出花型,在展現它們美好之餘,也須觀察手中的材料,取捨不需要的部分,透過留白,在疏密之間尋找平衡並給予作品力量。
對陳曦來說,每一次的創作就像是會枯萎的雕塑,因此創作時,當靈感來時,就能很精確地去挑選想要使用的花材。但她也強調有很多時候,創作後所剩下來的花材,透過構思,也可以成為下一次創作的素材,「有時創作可以不用想這麼多,隨著心情去調整。」
滿足感來自靈感的實踐
至於會不會推薦自學草月流?陳曦則建議還是要找老師學習!「老師除了教導你技術,也會帶領著你。剛開始學習技巧、技術,後面會發現老師創作的個性,有老師帶領會比較安心。當然,也一定要發展自己的風格與插花方式。」陳曦還以自己的經驗當例子,在多次的創作後,不斷的輸出難免會感到疲乏,此時老師的存在,就是能帶給你更多創作的能量。「我其實學到現在,反而覺得現在遇到的困難比較大,畢竟最早的創作比較沒有包袱,但是當全心投入時,每天都在思考創作,無形中也會帶來壓力。」
因此,為了能靜下心來,更好的進入到創作的狀態,她在開始前偶爾會點一隻線香,然後桌面上只留下需要的東西,整齊排放好,這樣的儀式感,得以讓她專注在當下。而在疫情時代下,她也坦言雖然沒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響,不過創作還是有著療癒的效果,尤其是當有一個意外的靈感,並實踐出來時,內心會有巨大的滿足感。
之後的陳曦,也將持續開班授課,並先把目前接到的案子消化完,她也特別提到未來可能會嘗試做些陶器,去與花道做結合,還請喜歡的朋友,可以多關注她的IG。
Credit
攝影/Chang Yu Hsuan張毓軒 (張水)
圖片提供/花道家陳曦
文字/Alec 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