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 2023 年 5 月 12 日至 14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再登場!隨著上屆會展在後疫情時代的成功舉辦,斬獲各界好評,第四屆台北當代延續對本地貢獻的使命,精選來自歐美地區的全球頂級畫廊,共同呈獻最優質的藝術傑作、大型公共裝置及藝術計畫,為觀眾展現出台灣豐富的在地文化與亞洲藝術生態的緊密連結。
共 90 間畫廊齊聚一堂,30 間畫廊首次參展
作為當代藝術市場的東亞樞紐,台北當代將攜手本地及國際頂尖畫廊,以生機勃勃之姿亮相登場。本屆會展分為三大展區:由「當代網域」為主軸,加上展示新興藝術的「新生維度」,以及聚焦歷史意義策展的全新展區「藝術載點」,共同為會展增添藝術動能與深度。
本屆共有 90 間畫廊齊聚一堂,超過 70 間在亞太地區設有空間,展現亞洲豐富且多樣化當代藝術生態的同時,不忘將全球卓越的畫廊及藝術家帶到台北觀眾的眼前。此外,本屆會展也有 30 間首次參展畫廊。

新生維度(Edge)專注於挖掘最前沿的當代藝術,畫廊將推出一位年輕或新興藝術家的最新創作。該展區的 20 位參展者包含刺點畫廊的年輕畫家鄭燕垠、首次參展畫廊膠囊上海所帶來的義大利藝術家亞歷山德羅·泰爾迪(Alessandro Teoldi)、imura art gallery 的日本雕塑家日野田崇、L21 Gallery 將展出模糊了數位和實體繪畫表現邊界的 Jordi Ribes,以及同樣首次參展的本事藝術將帶來擅長營造沉浸式環境的希瑪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

公共藝術計畫亮點
台北當代再次推出的實境計畫(Node),以策展形式呈現大型、沉浸式裝置藝術,使作品展示突破藝術博覽會展位空間限制。該展區一大亮點來自鳳嬌催化室,其裝置作品《有瑕》從建築角度切入,探索紙張作為一種材料所衍伸出的相關歷史文化。台北當代長期關注本地文化脈動,而台灣文化的優勢之一在其豐富的歷史遺產,本屆會展與鳳嬌催化室的合作便是希望拓展台灣傳統文化的保存形式,並藉由一系列年度計畫觸及當代藝術圈及其年輕族群。
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則以「在域外(The Extraterritorial)」為題,邀請到一群重要國際策展人及學者聚首台北當代,著重討論區域性、地方性與文化歸屬感等命題。論壇將以策展人峰會形式進行,既借鑒台灣位於多種東亞歷史路徑交會處所形塑的獨特文化背景,也通過遍佈全球的海外移民社群打造出意想不到的交流橋樑。

亞洲藝術贊助人沙龍
本屆首次在台北揭開序幕的亞洲藝術贊助人沙龍-台北場,是一個串聯東亞地區新興贊助人及收藏家的國際平台,提供了志同道合的思想家彼此互動、學習、分享當代藝術收藏的機會。本計畫已於今年 1 月 ART SG 期間搶先發起新加坡場,首場活動為新加坡新銳畫家王亮杰所主講的藝術家講座。
本屆首波早鳥票資訊即將公佈,敬請關注台北當代社群媒體。更多會展資訊請瀏覽官網。
Photo:官方提供